当前位置:首页 > 师生园地 > 教师园地 > 正文

师者,凡人也
2021-09-10 14:55:49   来源:作者:黄志刚   浏览量:264

      人生的前二十二年,我从未设想过成为一名老师。
      大学里所学的专业,是与教师职业八竿子打不着的会计学。当时倒是听说过,成绩拔尖的学生,往往能通过读研、读博,最终获得留校任教的机会,成为一名光鲜体面的大学讲师,但我觉得那离我实在太远了。未曾想,命运似乎就是那么喜欢开玩笑,我后来竟能涉足从未了解过的职业教育,会计也真的能当老师。
      甫进校时,在教职工会议上,院领导苦口婆心地劝大家要重视职业规划,努力考取证书,因此,我才兴起了考个教师资格证的念头。或许真的是与教师这个行当有着不解之缘,我靠着仅有的知识储备,竟然裸考下了两个学科的教师资格证书,内心也着实获得了一种对自我价值的认同感。
      我曾对从事教师这个职业有过抵触心理。在我的学生生涯中,曾遭遇过不分青红皂白,动辄体罚学生的老师;也遇到过满口生意经,像商人多过像教师的老师。但我对“教师”这个词又始终保持着一份崇敬,也是因为曾遇到过爱生如子、春风化雨的老师们。至今我仍常感念那如慈母般待我们的某位思品课老师,她看向我们的眼神始终是那么温柔澄澈,倾听我们发言的时候总是面带微微笑意,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爱,做不得伪的。教育是一个双向的过程,老师的一举一动时刻都被学生观察、揣摩着,如果教师的行为有半分敷衍,都会被学生觉察到,或许某次一个凌厉的眼神,都会对学生产生不可磨灭的消极影响,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真心去呵护学生。若仅仅是满足于完事交差、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那是决计成不了好教师的。后来我也渐渐理解了那些给我留下过负面印象的教师。作为一介凡人、一个从事教师职业的个体,他们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把生活的不顺、对物质的渴望带入到工作中,只是他们个人的失职罢了。校园仍然是纯粹的,教师这个职业仍然是高尚的,我们既然从事这个行当,需要的是用职业道德来约束自己,而非以此惩诫他人。虽然平凡的生活时常糟心,但是我们要学会排解生活、工作的压力,切勿让生活变成消极的闭环。
      上个学期,由于学院语文教师资源紧缺,出于对语文这门学科的喜爱兼相对擅长,我义不容辞地申请承担了一部分语文教学任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教学并不是想象中那么“一团和气”。有些学生基础薄弱,给学习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于是畏难不学;有些学生“身在曹营心在汉”,思维容易突破固有的疆界,云游到无尽虚空之处;有的学生似乎整日都很疲惫,勉强用手托着下颚坚持不倒,都算是对课堂最起码的尊重了……种种怪象不一而足,作为老师只能见招拆招,与其斗智斗勇。下了课,我喜欢与同学们闲聊,话生活、谈理想,渐渐发现,他们也都是有血有肉的人,而非被打上“后进生”标签的工业量产品。他们对生活的梦想更为实际,比如某位学生曾对我说:“毕业回家开个饭馆,客源稳定,生活不愁,就是我的梦想了。”我知道他对文化课素有轻视的心理,于是因势利导:“回家开饭店,总要写些广告词招徕客人的吧。想想你在网上购物,同类的产品,你为什么就选择了其中的某一家?是不是因为他们的文案吸引了你?同理,学好语文,也是为了让人愿意听你说话,从而选择你的产品,也是为了让自己更好地理解别人说的话。”从那以后,他的学习态度有了些改观,作业也都会及时、认真完成了。学生是普通人,教师亦非飘在天上的圣人,多和学生做一些生活上的交流,从这方面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生活、学习观念,比讲一万句大道理都管用。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拉近距离,让学生意识到老师也不过是平凡人,不过比他们多了些生活的经验,是吾师也,这样他们就更愿意聆听了。如果着力于塑造伟光正的教师形象,在学生面前表现得像一尊神祇,让学生聆听我们的“大道妙音”,那教育肯定推行不下去了。
      “教”与“育”常常连在一起说,但实际是存在递进关系的。我们常常做了“教”的工作,忽略了“育”的内涵。我倒觉得,“育”其实更为重要,因为成为有才的人,仅需累积大量的专业知识即可,而成为有德的人,则需要正确的人、正确的观念去持续引导,这其中的工作无法量化,但是不可忽视。尤其是我们作为年轻教师,生活经验不够充足,大多也缺乏为人父母的经验,在“育”这件事上多少显得有些捉襟见肘。如果想把“教育”做得更好,我们就要立足于平凡的生活,时常感悟,才能多多地总结出经验,为以后在职业道路上的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师者,凡人也。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间,仰望星空的时候,也要记得脚踏实地。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