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退休的空姐被请到星级酒店,帮助给新入职的服务员做礼仪培训。空姐抛出了一个问题:遇到客人两手拿错刀叉,你该怎么做?一位新人回答道:我会俯身在客人耳旁,用只有我们能听到的音量提醒他/她拿错了。
空姐笑了笑,说这不失为一个照顾别人面子的做法。但她话锋一转:我们试想一下,这顿饭是这位客人很重视的一顿饭,约会对象也是一个对他/她来说很重要的人。假设他/她真的不了解西餐礼仪,但这样的提醒一经说出,可能会给其带来不小的困扰——我是不是在别人面前表现得失礼了?又或者,客人熟知礼仪,但这样的错误握持是让客人感觉舒服、自然的,约会的对象也并不介意。无论是哪种情况,被我们提醒以后,客人都可能无法坦然用餐。
新人问道:“不提醒的话,那客人以后会一直犯错啊,这不符合用餐礼仪。”
空姐分享了自己的服务心得:用自己的礼仪去要求客人,这也是一种失礼。
这个故事让我联想到了另外一件事,就是社交。
用自己的标准、道理绑架别人,从社交的角度上来说是会导致不快的。高情商的社交使人如沐春风,低质量的社交味同嚼蜡,甚至是带来吃了苍蝇般的难受。好的社交,是为了让别人舒服,同时让自己也舒服。
老人们常说:“一句话说好了,一句话说恼了。”
A在路上摔跤掉了门牙。B看到,可以用很多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所见。
方式一:“哎呀,你也太不小心了。”(这句“太不小心了”不经意带出几分责备或埋怨的意味儿。A在本就失去了门牙的情况下,还被别人这么说,内心一定很郁闷)
方式二:“怎么能摔到门牙呢?”(A心说:我故意的呗?)
方式三:“你现在笑起来或许像钢琴一样悦耳。”(虽然是调侃,但是一经思索又有几分谐趣,或许A想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后,因为摔倒这件事带来的低沉瞬间就被冲淡了几分)
面对同一件事,行为的差异也会导致不一样的后果,有的能引发冲突,有的却能让不必要的纷争消弭于无形。与他人交际过程中,我们难免会有做错事的时候。比如标榜自己坦率真诚传了本不该传的话,比如不经考量同他人开了过火的玩笑,比如做了一些自认表达亲密却让人尴尬的举动,比如用自己的喜好去绑架别人……保持一点产生美的距离,社交才让人足够舒服。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也不要强施于人。所谓社交,并不是与自己的亲人相处,社交对象和我们通常没有相近血缘的牵绊,因此不能做出对方会无限包容自己的基本假设。好的、有效的社交是为了让双方都舒服,假使无法两全,起码要让别人舒服。
如果常常出口伤人,我们就深思熟虑再说话;如果感觉某事某物有趣、有用,我们可以浅浅分享,而非强行“安利”;如果听到一些有关熟人,引发矛盾的风言风语,我们要有“到此即止”的意识,不去传递闲言碎语。
社交需要情商、道德等诸多要素来支撑,好的社交应是让人感到舒服、自在的。如果一场社交给所有参与者带来的都是不快,那它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