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不计得失?不计得失并非自己抛弃一切,永远吃亏,而是听从自己内心指引,去追求自己想要的。当下社会有人精于计算,也有人不计得失,其实计较本身没有对错,只是要看所追求的是什么。在面对心中的理想,面对自己所热爱的事业时,正需要这种不计得失的精神。
不计得失,是一种坚守。2018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钟扬,坚持援藏16年,靠严谨专注的态度,无畏困难的勇气,扎根生命禁区,只为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和保护,为国家保留一粒粒种子。老英雄张富清,为了完成党组织的任务,甘愿放弃荣誉、功名,来到贫困县城。尽管已经95岁高龄,但是只要能够为党和人民做出贡献,他拼尽全力也要完成。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人在岗位,不计得失地耕耘着,正是他们的不计得失,甘于奉献,才有了我们今天繁荣富强的祖国,而这些不计得失的人,他们的人生也因此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不计得失是一种收获。古人说,“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在这个喧嚣浮华的世界,大家急功近利思想严重,短平快的生活方式备受推崇。人们吸收了太多的快餐文化,导致做事太急,短期不见效,就果断放弃,没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忽略了巨匠正是在反复失败、反复专研中逐渐成长起来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里,钟表组的王津师傅自打十几岁进入故宫博物院开始,就一直从事钟表修复工作至今。在赞叹古人钟表技艺精湛的同时,我们也佩服于王津师傅长年累月的坚持。是他的不计得失,甘于忍受日复一日的枯燥生活,才使得这些古老的钟表重焕光彩,才铺垫了他通向文物修复巨匠的成功之路。
不计得失是一种选择。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作为一名教师,身兼教书、育人之责,如果事事都要争输赢、求得失,那么如何去推动学生,唤醒学生?选择了做教师,也就意味着选择不计得失。张桂梅,云南省丽江华坪女子高中的校长,她把自己全部身心投入到边疆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和儿童福利事业,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免费女子高中。在大山里,在破旧的教室中,张桂梅选择了不计个人得失,帮助1800多名女孩走出大山,走进大学。正是这种不计得失的精神,为大山的孩子们点亮了前行的灯光,阻断了贫困的代际传递。
没有星星的点点光芒,天空便不会如此多姿;没有星星的坚守,夜行的人会迷失方向,没有星星的衬托,月亮不会如此光彩照人。为了心中的热爱与理想,愿你我都可以不计得失,化作一颗颗在夜空中闪耀的繁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