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民》是作家蔡崇达的最新力作,也是他的三部曲之一。曾拜读过其三部曲的另外二篇《皮囊》和《命运》,《皮囊》中对亲情与故乡细腻入微的描写,让闽南的烟火气息扑面而来,直击心灵深处。《命运》中阿太跌宕起伏却又坚韧不拔的一生,又让我看到了蔡崇达对生死命运的深度叩问与思索。而如今,当我翻开他的新作《草民》,那熟悉的语言风格、熟悉的故事背景,还有那在命运洪流中跌宕起伏的人物人生又展现在眼前。
“我们为什么生生不息 我们凭什么生生不息”这是作者写在《草民》扉页上的话,书中给予了答案。“草”就如作家李敬泽在序中所写的那样“‘草’在自然意义和社会意义上,都指向基础和根本。它如此根本,以至于它的逻辑就是自然的基础逻辑;它如此根本,以至于它的情理就是社会的根本情理。草必须成片,也必须在底部连接,草的生命不是为让他人欣赏,草必须如其自身一样生生不息地活着”。
书中通过七个独立但又相互联系的故事,展现了东石镇上形形色色的村民的生活状态和心路历程。讲述了东石镇上老中青三代人的挣扎的故事,那些失意的中年男人、迷茫的年轻人、不甘屈服的母亲们,无论亲情、爱情、友情,生命不止,都在“爱”里生生不息。如草民中的一个贩卖海鲜的曹操,命运对他满是恶意,年少丧父,妹妹意外离世,母亲操劳而亡,中年又痛失妻子。这般接连不断的打击,足以让大多数人被生活的泥沼彻底吞没。可曹操没有,他选择以乐观与善意拥抱这个对他并不温柔的世界。他背着观音像,每日在小镇石板路上叫卖海鲜,逢人便问“你今天过得好吗”,那看似简单的问候,背后是一颗炽热且充满关怀的心。他的乐观就像一道光,照亮了小镇上许多人黯淡的生活,不知不觉中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成为了人们心中温暖与希望的象征。文中“我”的母亲就是因为曹操的这句话,从死亡的边缘被拉了回来。母亲说“这个世间需要有东石镇的曹操啊,每个人心里都是汪洋,都自个在沉浮着,哪有力量看着别人啊,需要有这么一个人,每天走到每个人心里问一句,不管被问的人有说没说,不管那个人是真好还是假好,但听着问这么一句,心里总要好许多吧。”这个与“一代枭雄”有着相同名字的男人,让我心生敬佩,他身处尘埃,灵魂却无比高洁善良,在生活的泥沼中努力绽放着人性的光芒。
文中“跌落神坛的许安达”也是令我印象深刻,他曾是怀揣着梦想与抱负的青年才俊,满心憧憬地背井离乡,奔赴大城市追寻成功。然而现实却如同一记记沉重的耳光,事业的挫折、爱情的失意,将他的幻想击得粉碎。在繁华都市的角落里,他遍体鳞伤,无奈只能带着妻子和儿子回到故乡,重新寻找生活的方向。他的经历让我不禁思索,人生就像一盘复杂的棋局,我们每个人都是执棋者,却永远无法参透命运这个对手的布局。可即便如此,我们仍要鼓起勇气落子,在未知中探索前行,努力走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这些草民们,他们生活在社会的边缘,为了生存而努力挣扎,承受着命运的不公与生活的重压。他们的故事没有惊心动魄的传奇色彩,却充满了真实的烟火气,让人感受到生活最本真的模样。他们是你我身边随处可见的普通人,是为了家庭默默付出的父母,是在生活中努力打拼的朋友,是在困境中坚守希望的陌生人。他们虽然平凡,但绝不平庸,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诠释着生命的意义。
《草民》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人性的光辉与生命的力量,我们的生命如同草一般,深耕于土地,相连成片,拥有旺盛野生的蛮力,哪怕生活中遇到再多的难再多的坎,我们都要像草民一样,在风雨中顽强生长,坚守希望,因为这,就是生活的意义。我们的生命都拥有强大的韧性,不屈的精神,带我们跨过去,逆风生长,生生不息!
于烟火人间,见草民的坚韧与力量——读《草民》有感
2025-03-28 11:23:32 来源:邱艳 浏览量:34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