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师生园地 > 教师园地 > 正文

学生沉思的家园——课堂
2016-10-11 09:32:08   来源:电子信息系:许欣   浏览量:170

    现在的教学现象中,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沉默”成了课堂教学中必须立即打破的状态,被当成一种不受欢迎的消极的存在。 
    于是,在课前的教学设计中,许多老师精心设计如何让学生“动”起来;而很少思考让学生让“静”下来的策略。在课堂上,许多老师经常发出的教学指令是:请同学们“踊跃回答”、“积极讨论”,而很少要求学生在回答和讨论之前,静静地“沉思”,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回答,这样讨论?在课后反思时,经常听到老师说“这节课气氛还不够活跃,学生的讨论还不够热闹”,而很少听到老师说,这节课留给学生深入思考的时间,如果再充分些就更好了。
    难道这种所谓的“热闹”是我们教育所追求的目标吗?课堂里的“沉默”真的就这样没有教育价值吗?
    观察课堂教学的实际,我们可以发现,沉默有积极的沉默和消极的沉默。两者的区别在于是否具有积极主动的思考。在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满堂灌,学生消极被动的听记,这种师讲生受的静听模式,完全窒息了学生的思考和灵性。在这种消极的状态下,沉默只是对参与的旁观,是对教师权威的顺从,是一种思考不“在场”的机械的听记。新课堂呼唤建构生命飞扬的课堂,让学生在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学生的心理活动。不仅包括大声回答和热烈讨论,而且还包括学生的认真倾听和冷静思考。所谓积极的沉默指的就是在外部活动暂时停止的状态下,学生在内心所从事的一种建构和沉思。因为,人的思维是一种内隐的心理活动,在手舞足蹈和七嘴八舌的情形中任何人都是不能进行缜密思维的。如果把学生的学习活动片面理解为“看得见”、“听得见”的外部活动,以至于认为活动越多越好,那是对新课程的曲解,势必会把课堂教学引向歧途,使热闹浮躁的课堂远离了“理性思考”的轨道。
    课堂教学中的积极沉默有以下几种情形:
    一、“聆听型”的沉默。学生完全沉静在教师精心创设的情境中,学生的思路被“栓”在教师的思路上,此时此刻,学生虽然没有言说,但内心却已完全参与和融入到学习的内容中,他的情感为老师的情感所熏陶,智慧被老师的智慧所引领。这是一种高品质的学习状态,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这种状态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称之为“灵敏的寂静”。这种状态是学习兴趣被激发起来的标志,是学生难得的情感充盈和智慧丰富的学习过程。
    二、“探究型”的沉默。这种状态发生在教师提问之后、学生回答之前的“等候时间”中,是为形成“自己的思想”而作的准备。按认知复杂性划分,教师的提出的问题可以分为记忆型问题和思考型问题。当问题属于记忆型时,学生可能会准确而又迅速的回答,此时的等候时间较短;但当问题属于思考型时,学生需要深思熟虑,或权衡各种答案的可能。此时的等候时间要长一些。在这种情况下,“等候时间”与提问本身具有同样的教学功能。同样,在讨论交流过程中,留下恰当的等候时间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和探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讨论交流的观点的质量。可见,离开了沉思,很难说回答和讨论有什么实际的教学意义。
    三、“反思型”的沉默。是指当问题的答案已经明朗了,学生面对“知其然”,进行的“知其所以然”的反思。在思考问题的解答中,学生的思考往往不全面,答案往往不全面,因此,当老师提供正确答案后,学生会造成错觉,认为自己的回答被忽视或全错了。为此,老师要留下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认真比较答案和老师答案的异同,并反思:老师的解答和我的解答在思路上和吩咐上有什么不同?这样解答对我有什么启发?还有其它的解答方法吗?等等,从而促进学生知识建构,提高原认知水平。
    由此可见,积极的沉默是学生内心世界工作的环境,是学生进行更深层次学习的载体和媒介,它和热烈的讨论一样,都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价值。新课程改革不是要否定学生的沉默需求,而是要改变没有积极思考和主动参与的消极状态。正因如此,把沉默引进课堂教学,提升了沉默的教育价值,更新了我们对课堂教学的看法,使我们认识到,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不仅是学生言说和争辩的场所,也是学生倾听和沉思的精神家园。

相关热词搜索:课堂 学生 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