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社会独生子女数量的增多,社会环境的优渥,家长对于孩子教育的投入与期望值也越来越高,并且希望得到同等的回报。但是却往往事与愿违,在育儿方面的投入与回报历来是最难逆料的,重要的是你是否选择了正确的方式,由著名的心理学者与心理治疗师葛安妮与葛碧建在这本《0~12岁给孩子一个好性格》中就为我们指导了与孩子相处的方式。
婴幼儿是这个世界上最特别的存在,代表了人类的未来与希望,却也格外脆弱无助,需要长时间的学习与成长才能长大成为有生活能力的人,而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只注重孩子的物质需求与学习能力成长,而忽视幼儿的性格情商养成的话,那么就可能培养出能力虽然出众,却性格不够健全的成人,这往往是中国家长的共性,对于孩子的物质需求与功成名就孜孜以求,却对其幸福与否置若罔闻,这是一种自私与漠视的表现。而书中为我们列举的32个案例就为我们展现了这样一个现实,他们中的大多数可能非常成功,是众人甚至是父母眼中的成功人士,但是他们在个人的情感体验与体会幸福方面却完全缺失,他们部分丧失了爱的能力,感知幸福的能力,普遍缺乏安全感,无法构筑稳固的社会关系,很多案例读来令人心酸,甚至令人潸然泪下,因为所有的案例的原罪都是父母——那个本该是我们最亲爱而可依靠的人。
对于家长与孩子之间关系以及相互之间的地位探讨,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是亲子教育永恒的话题,尽管这一直是各种育儿书籍所提及的部分,但是作者却结合案例与心理学知识为我们展示了平等地位与互相尊重的重要性,严格而呆板的说教只能给孩子警示的作用,却无法深入到孩子的内心,而作者的教育方式既不失尊严,又注重方法,并且一语中的,幼儿无法长成健全的性格重要的原因之一——过分的溺爱使其无法承担应有的责任,而之后的人生只会让并没有学会承担责任的人感受到无尽的压力与迷茫,而另外一个极端,过分的严厉,过早的与亲情剥离,都让孩子丧失感受情感与构筑社会关系的能力,使他们甚至丧失了一个生而为人的感受幸福的机会,这样的成年人是社会的悲剧,更是个人的悲剧。
本书的一大特色是从孩子的视角出发去讲述幼儿的内心感受,非常直观有力,帮助家长对幼儿的各种行为表现对应出他们想要表达的真实想法,并且给出切实可行的指导方针,这本书避免了深奥晦涩的专业知识,而是用亲切而真诚的语言去打动每一位读者,在所有的方法与要领背后,能够感受到的是作者的拳拳爱心,那是对于幼儿的怜惜,也是对于家长的悲悯,在这个绝不轻松的时代,家长与幼儿同样承受着重大的压力,但是在压力之下,如何为孩子撑起一片天空,是每个家长的必修课。
性格完善才有更完整的人生——读《 0~12岁,给孩子一个好性格》
2016-11-30 08:20:00 来源:作者:杨晓苗 浏览量:210
- 上一篇:工匠精神之认可自己的身份
- 下一篇:梅优于香,桃优于色——发现学生的闪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