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其实是不大看张爱玲的文字的。
张爱玲,似一个华贵迤逦的民国梦境。时代的变迁,生活的变故,每每推着这个孤傲的女子前行。出身于濒临落没的贵族之家,这样的身份并没有给她带来太多的幸福,或许在她幼时,父母相敬如宾,琴瑟和谐的画面仅仅停留在父亲的沉醉烟土,母亲的决然离开前那一瞬,随着母亲的身影渐行渐远,所有的一切都被打碎了。
然而年幼的她无力去改变这一切,离开对于一个豆蔻少女来说亦是艰难重重的。直到继母的那一耳光,父亲歇斯底里的拳脚相加,她逃离了,少女冷冷地回首张公馆,寂寥的灯下,小小的身影透着一股坚决。
母亲无疑是温暖的,彼时,只有母亲是少女的港湾。然而母亲深受西式文化熏陶,她只能够接受一个够得上淑女标准的女儿,奈何张爱玲散漫而又缺乏教引的童年生活根深蒂固,母亲对这样的一个女儿是失望的。母亲不再温柔,少女不再依恋。
然而少女足够优秀,港大的张爱玲得以重生。在这里,好友炎樱让她收获了暖暖的友情,在少女寂寥的心底注入一股暖流。这里的张爱玲,发挥了她的才情,同时担负了自己的生活费。
那是个动荡的年代,张爱玲的求学生涯被战争仓促地打断了,不得重回上海,辗转来到了圣约翰大学重新开始,奈何这里不是抒发才情的地方,为了赚取生活费用,张爱玲开始了她的投稿生涯,从而开启了一个时代的传奇人生。
这个时期的张爱玲是孤寂的,也正是这样的孤寂,才有了与胡兰成的水到渠成。胡兰成是被大家唾骂的,不管他才情多高,在今天的我们看来,他的政治立场以及他的风流成性无疑可用一个“渣男”来形容。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却让张爱玲说“遇见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一直低到尘埃里去,但她的心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张爱玲就是这样的勇敢而决绝,她没有什么政治观念,她也不以尘世的价值观去品评胡兰成,“他懂我,这以足够”。一切皆因她欢喜,皆因珍惜懂得,所以某些事 ,某些人,张爱玲可以放低要求,放下自尊,可以视而不见,无奈而慷慨。
“胡兰成与张爱玲签订终身,结为夫妇。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这对才情满满,珍视彼此的壁人成婚了,婚后一段时间,俩人是极其融洽的,这也为张爱玲的文字带来了“慈悲”的情怀,怜惜强者的软弱,给予弱者以康健与喜悦,“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这时候的她登上了时代的文学顶峰。
然而,张爱玲不是胡兰成的唯一。由于政治问题,胡兰成躲躲藏藏,不得不离开,同时离开的还有张爱玲的牵绊,但这些牵绊不足以阻止胡兰成许她唯一。小周,范秀美,张爱玲糊涂的不知嫉妒,直至含泪问出“你给不给我安稳”……胡兰成不肯选择,这样的张爱玲是令人心疼的,也是决然的,“爱不在了,便决绝离开”。
彼时的张爱玲,适逢动荡的时局,甚至由于胡兰成的缘故,很多报纸与刊物都对她进行了口诛笔伐,称她是文化汉奸,她的文字在这一时亦无处安放,然而这些并不能阻止这位文学巨匠的重生,她在朋友的介绍下,沉寂了一年多的她初涉影坛,亦邂逅了一段暧昧的新恋。或许是胡兰成对她的伤害太深,或许是桑弧的迟疑和不够勇敢,这段感情无疾而终。此时的她,文字有意与时代贴近,《十八春》,《小艾》诞生了,劳苦大众的生活在她的笔下被刻画的淋漓尽致。然而时局依然动荡不已,张爱玲倦意萌生,她只想做自己,写自己的文字,她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节奏了,于是,她毅然决然去了香港,然后去了美国,只想活的干净一点,说自己想说的话。
在美国,张爱玲嫁给了赖雅,这个外人看来又穷又不出名的老头,张爱玲生平觉得第一次有人那么了解她。赖雅和她谈人生,谈文学,谈阅历,谈文化,这样一个了解她而又痴爱她的人为什么不嫁呢?“喜欢,足矣”。就这样,张爱玲与赖雅相守直至赖雅中风,去世,她都尽心尽力的去照顾。
张爱玲有句名言:“各人住在各人的衣服里”,在她的思想里,衣服不仅仅是物质享受,更是一种个性与思想。晚年的张爱玲,家徒四壁,孤单一人,但是并不阻挡她的文学造诣,在花费数十年阅读各版本的《红楼梦》之后,她写了学术论著《红楼梦魇》,《相见欢》、《惘然记》相继出世。
直至1995年9月8日,张爱玲才被发现身穿赭红色旗袍,安静地躺在一张行军床上。至此,一代才女,静谧了。然而,她的文字需要我们用灵魂去阅读,她绮丽而精致的文笔,历久弥新,永远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