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师生园地 > 教师园地 > 正文

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读苏霍姆林斯基文章有感
2018-01-09 08:00:42   来源:作者:杨志芳   浏览量:5268

    中国人似乎都很忙,就连走路都带着小跑。中国人口多、资源少、竞争大,想要科学地处理好工作、家庭、学习这三者的关系就必须提高自己的时间管理水平。作为教师更是如此。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写道:“语文、数学教师每天在学校上课至少3、4个小时,加上备课和改作业5、6个小时,另外每天还得至少有两小时被课外工作占用。”可见教师的工作并非人们想的那么轻松。如果能在工作时间完成自己所有工作我就会感到很轻松;如果带着工作回家就感觉很有压力,同时带回家的还有自己的坏心情,不仅影响家庭和谐关系也有害身心健康。可毕竟一昼夜只有24小时,一天属于我们的时间就这么一点,怎么办呢?苏霍姆林斯基在《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中给了我们答案。
    对于备课应当怎样准备呢?“这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身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发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
    当我们转变自己的心态,把备课当成自己的兴趣所在、当成自己渴求的东西时,效率就会大大提高,缩短备课时间。此外,对平日的备课要进行深刻的反思。备课内容与上课内容总是会存在的一定的差别。当我们上完课后要对自己备课内容有所思考、及时完善自己的备课内容,找出更适合学生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当我们一直思考一个问题的时候就会留下许多知识的储备,当真正遇到问题时才能缩短时间。正如书中提到的那位历史老师,他用一辈子准备了一节课,但对课题的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时间。书中提到一些优秀教师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补充他们的知识海洋。我们要不断地努力学习,不仅学习课本知识,还要学习别人发表的学术作品,学习别人的教学方法和经验,把有用的内容积极吸收过来为已所用,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
    书是我们的精神食量,读书是为了更好地学习、更好地备课。离开了书,我们的心灵会因为没有知识的滋润而干涸;离开了书,我们会几十年如一日地重复着同一个内容而得不到知识的升华。只有把读书当成享受时,灵魂才会得以安放。

相关热词搜索:苏霍姆 林斯基 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