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校企合作 > 人才培养 > 正文

淮海技师学院“定制班”学生拿着“工资”学技术
2015-11-19 10:06:41   来源:   浏览量:467

    近日,东贝机电江苏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品质部精测员何星源正在对压缩机零件进行精密检测。今年刚从淮海技师学院数控专业毕业的他直接成为东贝一名正式员工。“其实,没毕业前我就已经在企业实习了。”何星源告诉记者,这家企业薪资待遇还不错,工作很轻松,他对这份工作很满意。
不仅仅是在东贝,在江苏秀强玻璃厂、尼吉康等多家企业还有很多“小何”,他们都来自于淮海技师学院。
近年来,淮海技师学院顺应职业教育发展需求,深化校企合作模式,实行“校企联姻”,量身为企业开设定制班,实现校企无缝对接,助推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 量身定制

   校企合作助力产学研,为企业发展增添活力

    镜头:2014年10月,淮海技师学院与东贝机电江苏有限公司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建立“江苏东贝”定制班,主要招收机电类学生,学院将定期邀请企业专家为“定制班”学生授课,并在企业实地进行实践课,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毕业生迅速适应企业岗位的需要,实现学生能力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聚焦:企业生产需要技能型人才,技工学校专门培养技术类人才,这注定了企业要立足长远发展离不开技工学校为其源源不断的提供技术人才。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生产发展方式的转变,社会对技术类人才的需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用工荒”“技工荒”等一系列名词频繁出现。对企业来说,学生在企业实习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企业的用工需求,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益,从而建立起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具有良性循环机制的、实现教育资源优化组合的校企合作新模式。所以,加入校企合作大潮势不可挡。
    “校企合作设立定制班是东贝人才培养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东贝机电江苏有限公司生产总监占世忠表示,将通过校企合作,源源不断地为企业提供适合于企业发展的高技能人才。
    据悉,海技师学院多年来积极推进校企合作,改革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已经开始了16个企业定制班,建立了20个校外实训基地。
    “我们下一步的打算就是推进产学研合作,我们的工人会技术,但是不会编写理论课程,学生会理论但是缺乏实践。我们让学生到车间实习,提升技能水平,同时也安排我们的员工到学校去,和老师专家一起,将研究水平提升一个档次,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做到省事、省力、省心。”东贝机电(江苏)有限公司人事经理王晓宇说。
    据了解,学校与东贝机电(江苏)有限公司、尼吉康电子(宿迁)有限公司、京东商城、江苏秀强玻璃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铝技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等企业采取定向培养的方式,由学校负责招生,按照企业所需,学校和企业共同设计培养计划、课程构成、岗位群,为企业培养有针对性地岗位人才。
    “学生高水平技能源于深度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推动了课程改革、教学改革,校企共同参与教学,大大提升了学生技能水平和实战能力。企业为学生提供就业跟实习岗位,让学生得以更多接触社会,为更好的促进就业打下了基础。”淮海技师学院副院长张兵营强调。
 
    把课堂搬进企业
    实践“学习过程就是生产过程”,提高学校反哺能力
    镜头:2014年12月份,淮海技师学院组织百余名学生前往安徽东贝机电有限公司,在车间学习生产一个月,实地了解企业生产,何星源就在其中。何星源告诉记者,“这是我第一次接触企业,接触生产,以前看到的都是书本上的知识,比较片面。这次亲身接触这么大的厂房,比较震撼,也学到了不少知识。”
    聚焦: 把课堂搬进企业是校企合作的更深层次的内容。技工学校学生在企业参加实践的同时,学校能同步推进理论课程教学,亦即让学生做到在“学中做,做中学,学了做,做了再学”,理论学习和专业实践融合在一起,这也是加强校企合作、提升技工教育质量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淮海技师学院创造性地提出“三段式”教学实践模式。“三段式”实践教学模式就是将校外实践分为三段,每年用一段时间参加校外实践。第一阶是段岗位熟悉阶段,主要是接触企业的管理制度,了解企业文化等;第二阶段顶岗见习阶段,主要是将在校期间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现实实践当中,巩固专业知识;第三阶段是正式顶岗实习阶段,主要是在毕业前走进企业,熟悉企业的各项操作流程,为实现“零距离”做好准备。每年,学院都用一段时间组织教师和学生参加校外的实践,走进企业,定岗实训,实践的时间逐年递增,实训难度也逐步加大。
    员工到学校,学生到企业,打破“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和专业教师走出去,把专业技术、管理专家请进来,组建校企双赢的合作平台,实现校企无缝对接,助推人才培养。
    淮海技师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李刚说:“我们总结以往的经验提出三段式,是为了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是想让学生尽早与企业接触,熟悉企业制度和管理。”
    学校还通过多方努力,争取到部分企业的大力支持。学校负责企业的部分生产线,企业负责解决场地、生产设备、生产材料等,满足生产需要的“物”的部分;学校派遣相关专业老师前往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和专业培训,回校后,对相关专业学生进行针对性地教学,根据企业生产的需要,分时段、分批次组织到企业生产线上进行实践操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这种合作模式体现出了较强的生命力。对专业老师来说,通过走进企业学习,极大地增强了动手能力,教学质量有了提高;对学生来说,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之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增强应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热情和创新精神。
 
    一毕业就就业
    学生放心 家长安心
 
    镜头:2011级机电专业朱永嘉、李瑞、韩林光、魏弛、张震、汪亚东等6名学生在校期间表现优秀多次获得市级技能大赛奖项,进入东贝机电(江苏)有限公司工作后被安排到生产一线工作,因表现优秀,当年就被调到企业研发中心担任专业研发人员。
    聚焦: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技工院校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并拥有实际操作技能的技术人才,必须鲜明区别于封闭办学模式的义务教育,注重人才培养的实用性和实效性。实践教学作为理论教学和实践能力的结合点,是训练学生专业技能的基本方法,也是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根本途径,在职业教育中已占半壁江山。
    对淮海技师学院来说,校企合作、工学交替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技能,增强了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小何告诉记者,顶岗实习结束后,他的同班同学很多都已经留在了企业工作,部分同学甚至被分配到重要岗位上去,还有不少同学还没有毕业就有企业上门来“下单夺人”。今年20岁的王亚利,淮海技师学院模具专业毕业生,6月从学院毕业后留在了在东贝机电工程部工作,“现在一天工作8小时,工资接近三千,无论是设备维护还是操作技术都非常精通,工作起来很轻松。这份工作让我很满意,家人也比较放心。”
    据悉,为了保证学生就业,深化“三段式”校外实践的内涵,学校还科学地制定了《学生顶岗实习跟踪管理办法》,学校和企业签订了顶岗实习协议,企业、学生签订了实习协议,明确了各方的权利和义务。成立了由校企双方、带队教师和车间班长组成的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小组,企业部门负责人负责给学生安排生产任务和技能训练课题等日常工作;车间班长和带队教师共同承担对学生的技术指导和质量考核,保证学生按质量完成生产任务。建立实习学生动态管理机制,每月统计实习学生的工作完成情况和职位变化情况,实习管理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实现全过程监控,有效地促进了产学融合,保障学生就业。
    东贝机电(江苏)有限公司总经理占世忠经常说:“东贝机电的员工分为三部分,一是淮海技师学院毕业生;二是大中专毕业生;三是社会招工。淮海技师学院毕业生职业道德素质高、思想最稳定、技术最过关,是公司最受欢迎的员工”。

相关热词搜索:淮海 技师 工资